原文作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气溶胶物理教授MarkkuKulmala
污染空气威胁数十亿世界各地城市居民的健康。在空气污染程度方面,中国大城市是最严重的,空气污染物浓度是欧美城市的10-倍,甚至偶尔会高出0倍。估计每年在中国有万人死于室内和室外空气污染导致的健康危害。
目前我们努力改善空气质量目标可能远远不够。例如中国各城市随时测量并发布的颗粒物10微米PM10和2.5微米PM2.5水平,以及某些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臭氧浓度。但是城市空气有非常复杂化学物质组成,我们对这些成分知之甚少,对这些成分导致的健康危害和严重程度都了解非常少。面对未知,我们能采用的策略只有尽量减少污染物水平,并随时了解严重的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
中国城市空气化学污染面临的困难前所未有。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工业规模越来越大,已经复杂的气候条件改变等因素让北京的烟雾明显不同于50到年前折磨伦敦和其他欧洲城市的污染空气。大气过程的许多因素都是非线性因果关系。这些复杂因素导致我们无法准确预测哪些有害化合物的形成原因和过程。即使采用最先进的设备,每次检测的数据都会让人意外。同时,室内空气质量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
只有全面掌握大气化学监测和建模方法,才能提供有效治理空气污染的策略,给政策决策提供建议。科学家不仅需要知道有害污染物的成分和来源,而且要了解这些污染物如何相互作用产生二次污染。
如何将中国城市在十年内达到欧洲空气质量标准,这里提供了一个路线图。行动的最终目标不仅包括空气质量的改善,而且是如何进行深层清洁,就是所谓清洁维护健康为目标,实现清洁健康不仅包括空气质量的改善,减少温室气体和炭黑浓度,提高水和食物等安全。
空气污染主要来自工业排放、能源生产和交通工具规模的扩张。中国目前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和微粒排放占全球的30-35%,20-0纳米颗粒物排放数量占全球的40%见go.n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