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我说上海机场这支股票可以闭着眼买入,认可和不认可的都不少。不认可的股友主要有这么两个观点:上海机场就一公用事业股,给25倍市盈率顶天了;再一个就是疫情的影响。今天我选择了建仓上海机场,说下我对这两个问题的看法。
如果把上海机场作为公用事业股来看,就算是成长性的公用事业,25倍市盈率确实顶天了。长江电力可以说是秀的公用事业股了,市盈率时也就25—26倍。可上海机场和一般的公用事业股(当然还包括其他机场股)有本质的区别,截止年末,上海机场的收入中航空性收入只占到37.32%,非航空性收入占比达到62%(占比持续提高,年占比为57%)。也就是说非航空性收入才是上海机场的主要收入来源,这说明上海机场的业绩增长已经由机场跑道,航站楼的产能投放切换到了非航空性收入驱动(流量变现)的模式。
用数据说话,上海机场—年航空性收入增速为6.05%,0.66%,2.87%;非航空性收入增速为26.1%,23.2%,28.4%。同期的净利润增速为31.29%,14.88%,18.88%。可以看出净利润的增长主要靠非航空性收入带动的。年的旅客吞吐量是.35万人次,远期规划上机能上1.2亿人次。这可是优质的高消费群体,这么庞大的流量,商业价值可想而知。上机的变现途径是和中免合作卖免税商品,免税业务的逻辑有多强?(瞅瞅隔壁中国中免的股价走势),还有广告业务、餐饮等。另一个流量变现的典型案例:东方财富依托“股吧”和“东方财富网”积累的庞大用户流量,推出基金销售业务和券商业务,赚的盆满钵满。
再说疫情影响,疫情爆发后上海机场确实受到影响有过两次大幅度的下探,第一次打到57块多,次打到62块多。两次下探的幅度都不是很大,说明投资者对疫情给上海机场造成的损失的看法还是理性的。在业绩上,年受到疫情影响,国际航班几乎停摆,业绩下降是明摆着的事。从目前国外的防疫进度看的话,明年也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但对于上海机场这种具有永续经营体质的公司,即使一两年内的收成不好,对长期价值的影响还是微不足道的。除非你认为上海机场的国际航线以后再不运营了,这很显然不现实。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认为大家担心的两个问题根本就不算啥问题。当然我选择的是分批建仓模式,缓冲疫情给上海机场带来的业绩冲击,随着疫情的消退或业绩回升,我会再逐步加仓。再一个考虑因素就是市场投资风格的转变,对优质股票给出高溢价,像上海机场这种具有护城河,业绩增长确定的好标的来说,当前的价位很值得进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