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中午11点半,上海市司法局支援防疫一线第四批顶岗工作组20人踏上征途,他们将在上海防疫的浦东国际机场驻扎执勤至少7天,24小时待命,轮班上岗。
这次任务来得突然却响应迅速,周六上午得到通知,傍晚队伍就集结完毕。周日上午,工作组出发前举行了简短而庄严的临时党支部成立暨出征仪式。4名女队员也以此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女神节”。
在浦东机场,工作组成员不仅体验了许多个“第一次”,也看到了上海“严防境外输入”第一关的谨慎有序,令人惊叹也让人放心。
我们是众多关口之一
“立即组织10人队伍,4:00准时出发;其余人员安排夜间轮岗,9:00出发!”
3月8日下午3:40点,刚刚在驻扎酒店结束两次岗前培训,工作组组长、临时党支部书记邢璐就接到紧急执勤通知,这比原计划上岗时间提早了一天。
仅仅20分钟,首批队员便启程出发。“等下防护服上写什么才能刷爆朋友圈?”“不戴成人尿不湿真的行吗?”队员们互相打趣着。
也许这是他们在此次疫情中距离“风险”最近的一次,但队员们内心更多的是兴奋和激动。“不怕,我们对上海的防疫组织和防疫措施很有信心。”
换好防护服,首批队员来到工作岗位。他们的任务是配合海关对拟入境旅客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登记。
国际航班落地开闸后,旅客首先要通过测温和海关首道核验,排除疑似的旅客会被分为黄、红、绿三个等级,绿色标签的旅客可以直接到边检窗口通关,而和红色两类标签的旅客就会被分流到顶岗工作组驻守的“健康云”登记通道。
“被分流到我们这里来的都是来自伊朗、意大利、韩国、日本等地或者有相关旅居史的旅客。”组员宋春雷上岗没多久就接待了一对因为工作需要来到中国的伊朗籍夫妇。因为“健康云”必须要使用国内手机号注册登录,在宋春雷的指导下,这对夫妇最后求助国内商业伙伴才得以登记成功。“在使用非本人的手机号注册前,我们要反复核验身份,确认对方和旅客的关系并且确保将来能够取得联系。”
“我们只是众多关口之一,”邢璐说,“听说旅客一共要通过六关才能顺利入境,而和红色标签的旅客,如果目的地是上海,入境后还会被引导到所在区做进一步登记,由各区负责落实或监督运送至居家或集中隔离点,确保全程不接触无关人员。”
我们的工作不容有失
“虽然只是入境防疫工作其中一环,但我们也做到了精细化管理。”副组长、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旭峰带领的队,当天晚上9:30从驻地出发,10:00前与第一队完成换班,直到当天最后一架国际航班的全部入境旅客登记完毕,回到驻地已经将近凌晨5点。
在“健康云”登记环节,工作组被分成宣传引导、协助登记、特殊处置和核验确认四个工作岗位。
“多数旅客都比较顺利,但也会有特殊情况。”组员骆昭遇到了一个在日本留学的江西姑娘,因为没有国内号码便联系远在家乡父亲协助,可是注册成功并填写了一系列登记信息后,父亲却反馈没有收到确认短信,反复试了几次都是如此。小姑娘不免有些着急,骆昭一边安慰她一边认真与父亲沟通每一个步骤,尝试每一种可能。最后,终于在手机自动拦截信息中找到了确认短信。
还有手机突然关机的“木村拓哉”小哥哥、用相机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