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物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环骑中国之山东潍坊市寿光市
TUhjnbcbe - 2024/3/20 11:40:00

旅行中,我认识了一位大佬。

家族背景很强大。

但是,他本人格外内敛。

做了两个非常小的业务,小的,我都没瞧上。

A业务,某区县的学校食堂。

B业务,甜菜种子进口。

旅行结束后,我们又摩擦出了点小业务,合作了很长时间,一来二去,彼此了解的越来越深。他觉得我这个人挺好玩的,想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稳定的链接。毕竟什么是好朋友?

能合作的才是好朋友。

一了解,我更佩服他了。

因为,他是标准的管仲理论,取之于民而使之不怒。

他选的这些领域,都是大人物不屑竞争的,看不上的,却是稳定而又持久的业务。

学校食堂一承包就十年八年,稳定不?。

只要不出食品事故,几乎没有被顶走的可能性。但是,这个“食品事故”往往又成了做戏的筹码,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想让你走怎么都能找出理由,还是那句,换领导甚至换更高的领导,都会找理由赶走你。

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类似新闻,也许是一种力量角逐。(疫情前,大佬承包食堂所在的学校有位老师跟我讲,说校长想换食堂承包人,结果遭遇了黑社会威胁。我觉得,大佬不至于用这么LOW的手段,他更擅长分钱,本身干的很好,又能成为利益共同体,为什么要换掉他呢?)

那甜菜种子呢?

国内,培育不了。

只能依赖进口,很容易形成局部垄断。

隐蔽。

没人知道,没人恨!

前段时间,我还问了他一个问题,我们与欧美国家,是否会脱钩?

他说,不会。

原因是什么?

我们靠自信可能会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却解决不了农资卡脖子,种子、化肥、农药,都是解决不了的大问题。的例子,玉米种子核心靠进口。

这?!

番茄种子,菠菜种子,萝卜种子,洋葱种子,90%都是进口。

民以食为天。

不会拿这个做赌注。

通过他,我才知道荷兰这个弹丸之地竟然是世界TOP3的农业出口国,向全欧洲出口蔬菜、鲜花。

欧洲不同于美洲,地不大物也不博。

这么大的出口量,荷兰哪有那么多地?

立体种植。

把亩产值做到。为什么不种粮食?

粮食收益率太低。

哪有鲜花、蔬菜收益率更高?

荷兰对我们中国输出的是什么?

农业机械。

农业设施。

种子化肥。

新兴技术。

放眼全国,哪里最容易成为荷兰?

大佬认为,寿光。

因为,寿光已经具备荷兰农业的雏形了。真正的农业领先,靠的是种子化肥以及先进而高效的种植体系。

他甚至怂恿我组建个团队,卖寿光蔬菜种子。

他认为,这是增量市场。

他建议我从贸易商做起,然后做品牌商,再进行深度研发,把品牌做大。他是看好种业的,因为种业的特点是稳定的回头率,只要你的种子好,年年用。

那,农民为什么不学老一辈,自己留种?

产量太低。

我小时候,麦种都是自己留。

现在,全是买。

花生也是。

当年,他跟我说这些时,淘宝还没有几个开店卖种子的,也没有几个买的,偶尔有零散成交也来自宿迁,差评一片,都骂是骗子。

刚才,我去搜了一下。

发现这个产业也起来了。

在莘县篇里我写过,寿光蔬菜定义比过去更宽泛了,过去,特指寿光这片区域种植的蔬菜,如今呢?

已经品牌化了。

使用寿光种子、化肥以及对应管理技术的蔬菜大棚,都叫寿光蔬菜。

你在深圳吃的寿光蔬菜,可能来自惠州。

否则?

寿光那点地方,咋可能供北京供上海供全国甚至供日本韩国吃菜呢?

韩国泡菜用的大白菜,基本都来自山东。

看个数据:首破亿!年,寿光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新高!潍坊第一!

寿光蔬菜旅游业很发达,我们这边动不动发团过去,参观菜博会,然后每人买N箱蔬菜回来送人,一箱蔬菜是一个大礼包。

这两年,礼品市场与人们的饮食健康挂钩了。

大家不知道送什么好,就开始送菜送肉了。例如在沂水,现在硬通货就两类。

一是牛肉。

二是有机蔬菜。

当然,更硬的硬通货肯定是茅台与购物卡和人民币。

我研究过很长一段时间蔬菜“生吃”系列,目前全山东三个地方做的,烟台、青岛、寿光。但烟台不搞研发,日本有什么新东西就引进什么新东西,例如生吃西红柿。

青岛呢?

注重营销,生食蔬菜沙拉系列,品牌多来自青岛。

洗的干干净净的,切好了,发过来还很新鲜。

拌上沙拉酱就能吃。

我健身时,订过一段时间,每三天发一次。

寿光呢?

做了一些创新,例如水果萝卜,和水果胡萝卜。胡萝卜手指粗细,很脆很甜,也是给洗好了,直接吃就行。

我吃了一轮又一轮。

最终长期吃的就是烟台的日本西红柿。

卖家建了无数个群,大家直接在群里下单,现摘现发。他做了三个品类,一是日本西红柿,二是爆浆玉米,三是吊秧西瓜。

爆浆玉米与吊秧西瓜都是到寿光学的。

我去烟台卖家那里参观过,一个很年轻的农民,上过学,使我想起了昨天的新闻,有政协委员提议,让大学生去当农民。

无数人骂。

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

有文化才有创新。

烟台卖家跟我讲,这些零售系列,都不能大规模的种植,一家人配上几个雇工,看个二三十亩是可以的,多了,瞎忙活。

一年二三十万的纯利润。

他认为,这是中国农业模式的极限。

以夫妻俩为主力军,配几个小工,只要上规模了,一定不赚钱。

他说的很诚恳。

反对我进军农业。理由是,你不自己干,全靠雇人,不可能赚到钱。农业是个什么东西?你投入了多少钱多少精力,都反映在果实上。

甩手掌柜,不可能做好农业。

那,农业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这一点,看寿光就行了。

因为,寿光是中国农业领域真正的黄埔军校。

引领潮流。

说个的,蔬菜大棚这个概念,就是从寿光开始的,慢慢蔓延到全国,才有了全国人民的反季节蔬菜。

我们小时候,冬天哪有什么黄瓜豆角?

就是萝卜与白菜。

莘县,自称中国蔬菜第一县,是指种植面积。但是没有打响自己的品牌,还是要打着寿光蔬菜的名义外销,其种子、技术还是来源于寿光。

另外,莘县的蔬菜大棚落后于寿光大棚一个版本。

版本升级非常难。

因为,升级是高投入,菜农还是喜欢小成本的大棚。

但是!

种植这个领域跟养殖领域一样,价格越来越被大户所操纵,因为其边际成本低。你种的黄瓜成本1块钱,他种的只需要5毛,那么他卖8毛你就活不下去。

所以,赢家通吃。

大户具有越来越强的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先进的国家,头部品牌能占到50%的市场,而我们的种植与养殖目前还是以散户为主,头部品牌上升的空间巨大。

寿光现在搞的高科技大棚,动辄投入几千万。

你一年种三茬已经很牛了。

人家一年六茬。

温度可控,湿度可控,立体空间利用率更高,就跟养猪大楼一般,把空间应用到了。过去大棚利用率为什么低?

光照不足,温度不足。(最直白的理解,海南水稻一年三茬,东北一茬。)

在现代科技面前,这些都不是问题,补光,补热。

头部效应越来越明显。

最终结果是什么?

散户,全部出局!

养殖行业,已经如此了。我在村里生活时,村子周围还有养鸡户、养鸭户,现在几乎没有了,因为散户赚不到钱,另外现在环保抓的也紧,不允许靠近村子盖养殖大棚,前脚盖了,后脚就被举报了。

如此说来,寿光蔬菜不仅不会失去竞争力。

反而,竞争力越来越强。

一是输出种植模式。

二是输出品牌。

三是输出农资。

莘县,几乎没有自己的种子,蔬菜品类也非常单一,一个乡镇种番茄,一个乡镇种辣椒,为什么不敢创新?

创新是有代价的。

不应该由菜农来创新。

你到寿光看看?

种什么的都有!

五花八门,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多样性……

骑完寿光以后,我写了这么一段话:看一个地方农业发展的如何,看小麦种植面积就行了,若是依然在种小麦,说明这个地方的农业创新力度不够。小麦属于最保守的。

在寿光呢?

大棚挨着大棚!

没别的!

我们喜欢评选什么中国最富的村。

我觉得,村就应该与农业挂钩。

若是以农业来评选?

寿光,是中国的大哥大,真正的全民富裕。未必是家家洋房,那有些夸张,就是普通大瓦房,但是老百姓有钱,一年收入个十万二十万是常态。

只是,很辛苦。

多是亲自下地。

寿光的地,为什么适合那么多大棚?

太平了。

连座山都没有。

你这么说,寿光人不服气,说我们也有山。

叫静山。

有多高呢?

半米?

是全世界最矮的山!

为什么不是块石头呢?

无根为石。

有根为山。

以前也挖过,没挖到底……

原先应该是个海岛,遇到了黄河,被埋到了脖子。

静山,过去没几个人

1
查看完整版本: 环骑中国之山东潍坊市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