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物流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为什么南方比北方经济发达今天一次性说清楚
TUhjnbcbe - 2024/5/18 8:59:00
治好白癜风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b8vbiu3.html

近些年,随着南北经济的差距加大,讨论的声音越来越多,尤其是根据年公布的GDP数据来看,北方只剩北京一座城市排在前十。

此外,如果列出南北方各自前十进行对比,除开京沪外,南方各城市GDP总量几乎都是相对应北方城市的2倍。

为什么南北经济的差距会如此之大?难道真的是南方人比北方人聪明?或者营商环境要更好吗?

答案其实都不是。

南北经济差异的本质原因,实际上是国家一系列决策的最终结果。

1回溯历史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南方的经济非常发达,其实,建国时北方经济曾引领全国,在经济前十排行榜中,北方省份更是占据了其中的半壁江山。

而其中辽宁的GDP更是常年位居榜首,在年的时候,辽宁甚至是全亚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其经济总量相当于珠三角加长三角的总和。

为什么辽宁的经济如此强势?

一句话,重工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的腾飞。

在年“九一八”东北沦陷后,日本在东北成立了“伪满洲国”,为了做出“榜样”,日本人在东北三省大力发展工业。

到年,“伪满洲国”已开辟空中航线1.5万公里、公路总里程6万公里、铁路公里,均比当时民国管辖下的区域高出很多。

在经济总量方面,“伪满洲国”已经悄然超越日本,成为亚洲第一大经济体,其生产总值在全球仅次于美、苏、英。

而辽宁作为“伪满洲国”的主要经营点,是建设的重中之重,几乎所有的重工业都在该省,比如辽宁鞍山,就是东北地区的钢铁工业城市、也是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

东北解放后,鞍山钢铁公司成立,鞍山为新中国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钢铁资源,为建国初期国家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也正因为如此,在新中国的第一次行政区域划分上,鞍山成为中国的第一批直辖市。

事实上,直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鞍山依然辉煌。比如,年,杭州的GDP为28.4亿元,全国排名第19名,鞍山GDP则为32亿元,全国排名第14名!

可以说,日本投降后到解放初期的辽宁,其在中国经济方面,是霸主地位。

不仅辽宁,建国时山东的经济也一直活跃在国内排行榜当中,在上世纪80年代,特别是年到年,山东GDP总量曾一度占据着的宝座。即便是今天也一直位列前三。

山东地处东部沿海,矿藏丰富,有着发展近代工业的良好的物质条件。在年到年的次战争中,列强强迫清廷签下了不平等的《天津条约》

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为:增开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到内河自由航行;外国人可到内地游历、通商,传教士可入内地传教。

其中山东的登州(后改为烟台)开辟为新的通商口岸。从此以后,西方列强纷纷由烟台而青岛,而内地,设洋行,建工厂,筑铁路,开启了山东近代工业发展

年,洋务派标榜“自强”新政,认为只有向洋人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才能够变革图强。当“洋务运动”处于时,山东巡抚丁宝桢奏请批准,在省城洛口创设了一个中型的军事工业—山东机器局。

这就是有着“厂”之称的江南造船厂的前身。也是中国近代工业的起点,在这里曾经创造了中国近代工业史上许多个第一:第一台机床、第一支步枪、第一门钢炮,第一艘军舰,冶炼出了中国的第一炉钢,揭开了中国工业化的先声。

洋务派继“自强”口号之后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北洋大臣李鸿章于年,委派候补知县戴华藻以“官督商办”的方式,在枣庄开办了山东第一个矿山企业一山东中兴矿局。

年,德国资本家又在青岛开设了电灯厂、自来水厂、面粉制造厂、英德麦酒制造厂、啤酒酿造公司、沧口丝纺织公司等十几个工厂企业。

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投资办厂,也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滋生,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爆发,在这期间,根据目前不完全的资料统计,外国资本和本国资本在山东共创办了十三个工矿企业。

自此之后,山东经过不断的历史发展,奠定了工业基础,在抗日战争时期,凭借着工业体系,曾在此建立多处抗日根据地。

时至今日,山东在国内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像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建筑材料等,都属于山东的支柱产业,

其次,山东的轻工业也比较发达,以相对传统的食品行业来看,山东的食品工业总产值常年位居国内前二。

不管是农副产品,还是食品制造行业,甚至酒水饮料行业,山东几乎涵盖了食品工业体系中的所有类目。

比如,人们所熟知的山东食品品牌,酒水有青岛啤酒、张裕葡萄酒,食用油有鲁花,肉制品有龙大、得利斯等。

从沿海地带到丰富的矿产,再到重工业的发展,山东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山东经济在建国时期直到今天,都位列中国前十,并且产业主要集中在重工业和食品加工业。

由于我国的大部分矿产资源都集中于北方,而这恰恰是工业的基础,这就使得北方在我国工业化进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就造成了北方经济的兴盛。

2改革开放后拉开差距

如果说重工业是北方经济的发动机,那么改革开放就相当于南方的火箭发射器,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南北经济或将又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年,为了提升国内的经济,加快建设步伐,邓提出了“洋为中用”。大胆学习借鉴外国先进技术和经验,利用外资外智,提升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也就是这一年,邓出访了7个国家。其中,在新加坡的访问,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新加坡面积平方公里,相当于上海的十分之一,几乎没有任何自然资源。

但是新加坡自年独立建国后,利用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尤其注重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技术,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引起了世界瞩目。

邓后来多次以新加坡为例,提出中国要学习借鉴新加坡经验:“它们都能把经济发展得那么快,我们难道就不能吗?”

于是在年,来到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还“画了一个圈”,而这个“圈“就是现在的深圳。

有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当时选的是的深圳,而不是其他城市。其实这个里面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个时候的深圳还不叫深圳,叫宝安县。

广东省的宝安、珠海两地临近香港、澳门,但是由于经济发展缓慢,内地与港澳地区差距巨大,所以频繁发生“偷渡”和“逃港”事件。

仅年7月,宝安县所在的惠阳地区就有人偷渡外逃,逃出人,比年同期分别上升了%和61%。宝安、珠海等地也因此成了中央调查研究的重点。

查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港澳依托强大的经济,吸引了大量内地人员过去发展,与其治理还不如直接对外开放。

而宝安和珠海挨着这么近,完全可以利用港澳以及华侨资金和技术加快经济发展,不仅能够赚取外汇、还能发展旅游和海口经济。

年四五月间,由国家计委副主任段云带领的港澳经贸考察组到香港、澳门进行考察,并于5月31日写出《港澳经济考察报告》提交中央。

根据报告提出的建议,各方都纷纷表示大力支持,当时福建省委听后,表示福建也挨着港澳不远,要求中央比照广东,对福建省也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

最后讨论了半天,广东省委要求划出宝安、珠海、汕头作为对外开放的先行区。福建把厦门也划进去。

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这个报告,“凡是看准了的,说干就干,立即行动,把它办成、办好。”

但是,这些地方该叫什么名称才好?原来有“贸易合作区”、“出口工业区”等等,都觉得不合适,定不下来。邓回应说:“就叫特区嘛!陕甘宁就是特区。”

而关于经济特区的“特”,大家看下有多么特殊,又有多大的特权,谷牧在第六届人大常委会上曾概括为4点:

第一,特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利用外资。以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及外商独资企业为主的综合体

,特区的经济活动,是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指导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或者说以市场调节为主,这也不同于内地。

第三,对前来投资的客商,在税收、土地使用费、入境出境管理方面,给予特殊的优惠和方便。比如对外商投资的企业,企业所得税按15%征收。

第四,国家给特区比较多的经济活动自。如重工业万元以下、轻工业万元以下,不需要国家平衡生产建设条件的建设项目,特区可以自行审批等等。这方面的自,一般说比现在省一级的权限还要大些。

至此,中国的四大经济特区正式成立,凭借着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国家的大力扶持,开启了“扶摇直上九万里”的经济扩张之路。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南北经济开启了俩极分化元年。

从年7月到当年底,全国总共批准中外合资企业6个,其中餐馆两个,养猪场、包装塑料制造厂、录音机装配厂和照相馆各1个,4个在深圳,两个在福州,共协议外商投资万美元

年全国外贸出口为97.5亿美元,到年增长为亿美元,3年增长1.25倍。

而广东省,也从年.85亿元位居全国第五,到年.40亿元位居,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匹黑马,经济总量在年直接超越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的新加坡。

3WTO加速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这趟列车正式驶入快车道,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更是相当于火车头。

但是,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来讲,还是跑得不够快!

年11月下旬至年初,在对上海、浙江、江苏、福建等沿海省市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国务院形成《沿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问题》的考察报告。

报告用一句话总结就是,要求沿海地区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有利时机,依照国内的优势来发展经济。

那什么是国际产业转移呢?我们都知道,一个国家有着不同的公司,每家公司生产不同的产品,以此来进行分工合作满足社会的需要。

而国际上也同样如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庞大的工业体系,一个国家不可能掌握全部环节,因为那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而且还不一定能成功。

所以每个国家都根据自己的优势来发展一些重点产业,这个时候就涉及到国际分工,一个是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力,另一个是可以提升生产效率。而产业转移则是一些国家落后淘汰的产能转移到其他国家,在当时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且技术含量不高的产业。

其中“管理”国际分工的这个组织就叫WTO(世界贸易组织)

而国内之所以搞改革开放,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加入WTO作铺垫。

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讲,只要能够加入世贸,好处至少有三点;

第一:可以吸引国际资本到中国来投资建厂,拉动经济增长;

:可以把中国商品卖给全世界,做进出口贸易;

第三,也是最关键的,可以在国际产业当中分一杯羹,把发达国家看不上的一些低端制造业,利用我们的劳务成本优势转移到国内,这对于当时的国内经济来讲,毫无疑问是最需要的。

年11月,在与西方进行长达15年的多轮谈判后,终于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世界各国一致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草案。

也就是从这一刻起,南方经济犹如装上了助推器一般,以火箭升空般的速度一飞冲天。

从年起,外商对我国制造业的投资额占当年全部投资额的比重超过70%。截止年底,中国累计实际利用外资总额为亿美元,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6.25%、9.16%和4.59%。

同期,全国累计批准外商投资项目个,其中,东、中、西部所占的比重分别为82.43%、11.04%和6.53%。“

如此大规模的投资,对于经济的带动无疑是巨大的,我们以广东省为例。

年时广东省GDP为.23亿,到年时已经增长到亿,年成长到.94亿,20年增长11.46倍。

年,广东GDP地区生产总值再创新高,达到了.67亿元,蝉联33年。

而深圳无疑是表现最耀眼的,从年的.20亿增长到年的.24亿,足足增长了12.46倍。

我们再看同时期的北方,年时,中国北方有11座城市排到了全国GDP的前20,而到了年下降到只有8座。

更为突出的是,排名前10的城市中,到了年,整个北方仅剩一座城市位列其中,那就是北京,天津也已经滑出了前十。

不仅如此,南北城市经济的差距也越来越大,深圳和天津差距为1.9倍、广州与青岛差距2.01倍、重庆与郑州差距2倍。基本上南方前10的城市是北方前10城市GDP的2倍。

4趋势的力量

与此同时,当南方经济飞速发展的时候,北方人也开始坐不住了。在上世纪80-90年代,有一句话流传甚广“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

在这句俗语的带动下,内地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背井离乡乘坐南下的火车,来到广东打工,时至今日,这一趋势也未曾改变。

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来看,北方人口流失最为严重,其中有三成城市来自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根据数据统计,整个东北在10年间流出人口高达万人。

而在人口净流入城市数据来看,10大人口净流入城市中有8个在南方。

其中人口净流入最多的10个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北京、东莞、广州、天津、佛山、苏州、宁波和杭州。10大人口净流入城市中,珠三角和长三角就占了8个,京津冀只有2个。

人口的大量流入,形成了巨大的生产力和消费力,与此同时,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机遇,也吸引着北方的资金纷沓而至,史称“下海经商”

许多在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纷纷放弃在传统体制内的位置,千里迢迢来到广东寻找更好得发展的机遇。在年之后,中国这边最热的事情,就是拉投资建厂,尤其是到南方建厂,为什么呢?

第一:在现代工业中,没有一个工业部门是不用水的,几乎每一个生产环节都有水的参与。而南方沿海水资源丰富,这个是内陆无法比拟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内陆城市,从卫生纸、圆珠笔到电视机基本都要靠沿海城市生产,因为没有水就承接不了大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陆没有发达的河运体系,运输成本太贵了尤其是中国一开始做低端制造业,对于成本是极其敏感的,而水路低廉的运输成本,只有铁路的1/2,公路的1/4。

第三:就是上面说的改革开放红利,依靠政策和外部资金的强大投资能力,吸引了大量人口迁移到南方。在这里办厂,无论是招工还是拉投资,都极为便利,更何况加入WTO后,可以依靠低廉的水路运输把产品销往全世界。

所以无论从哪一个方面考虑,到南方发展都是一个必然趋势,而也正是由于这一原因,诞生了一批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富豪。

叶澄海,曾任深圳市副市长、广东省委常委,于年辞职下海,现任A股上市公司的董事长。

年,因工作不顺利,任正非集资元人民币创立华为公司,开始驰骋商海。

年跟随下海狂潮辞职经商的陈生,做过房地产,卖过酒卖过猪肉,如今是天地壹号的董事长。

年辞去市长职位的樊建川,不仅通过创建房产开发公司赚了几十亿,还通过建造博物馆满足自己对文物的信仰,活出了一番精彩。

年,马化腾和同学张志东注册成立"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

其中万科创始人石、步步高创始人段永平、联想创始人柳传志、TCL创始人李东生都是南下大军的一员。

什么叫时势造就英雄?改革开放这段历史,阐述得淋漓尽致。

5未来

那说了这么多,未来的南北经济,又将何去何从呢?

年11月18日,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指出。

以京津冀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推动国家重大区域战略融合发展,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板块之间融合互动发展。

这段话什么意思呢?由于各种原因,很多区域经过不断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规模经济,这个时候再去平衡南北或者东西,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了。

更多的是,利用各地的优势,去发展相关的配套产业和经济,以现有发展起来的大城市为核心,形成一个都市圈。

每个都市圈都有着各自的职能定位,比如长三角地带,后期主要发展金融,高端制造业等等,珠三角地带发展进出口贸易,低端制造业等等。

后期再逐步带动周围的市和县发展,构成一个庞大的城市群,从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从这个政策当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出,各个区域形成了更为明确的分工,原来每个城市产业分布散乱,主业不突出。

后期会更加明确职能定位,这样一来不仅可以让人员的流动更有选择性和方向性,同时也可以缓解大城市病,还能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

对于这项政策,我们要积极

1
查看完整版本: 为什么南方比北方经济发达今天一次性说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