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培训。
近年来,水城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目标导向、产业导向、农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以服务农民学员、服务农业产业为宗旨,奋力推进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着力培育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和乡村产业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支撑。
教育培训宽领域:高素质农民队伍不断壮大
自年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以来,水城区深耕农村产业革命,把农民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关系“三农”发展的基础性、长期性工作,依托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围绕猕猴桃、茶叶、刺梨、精品水果、烤烟、温氏养猪、桃花蛋鸡、黑山羊等特色农业产业,分门别类开展培训,着力提升农民综合素养和农业生产技能水平,重点培育返乡入乡创新创业者等经营管理型、种养大户等专业生产型和从事生产经营的技能服务型高素质农民。
年至年,全区累计培育高素质农民人,其中经营管理型人、专业生产型人、技能服务型人、其他类型84人。覆盖全区28个乡(镇、街道)个村(居)的猕猴桃、茶叶、刺梨、精品水果、烤烟、粮油等种植业,以及农产品深加工、电商流通等,为发展乡村产业、人才振兴注入了新鲜血液。
基地师资同创建:培育经营主体能力不断增强
通过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水城区累计创建了省级、市级农民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各1个,省级公益培训机构1个、省级田间示范学校基地1个、市级实训基地1个、县级实训基地3个、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28家、市级龙头企业45家、省级家庭农场18家;建立健全1个培训师资库,55名专老师结构合理、特长各异。
年,水城区通过建设共享师资等“五要素”,深入村头寨尾宣传摸底、遴选学员,立足农业特色,延伸拓展培育对象、培育领域、实训内容,共培训高素质农民人,开展技术指导次余人受益,覆盖22个乡镇个行政村。
在高素质农民教育培训中,水城区推动农民培训向产业引领、创业创新和跟踪服务等方面纵深发展,让农民学员在生产实践中,与专家老师面对面聆听、手把手传导,实现技术与田间零距离对接,达到发现解决问题及时、技术推广指导到位的效果。
搭建学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