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场污水主要包括尿、部分粪便和冲洗水,属于高浓度有机污水,且悬浮物和氨氮含量高。此类废水若未经处理进入自然水体,会导致水中固体悬浮物有机物和微生物含量升高,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群落组成,使水质变换。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将通过水体或水生动物进行扩散传播,危害人畜健康。为了能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者有机结合,使企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需要对污水进行有效的治理,达标才能排放。
场位于四川绵阳的某养猪场,存栏量巨大,污水主要问题为氨氮不达标。进水COD浓度三四千,氨氮八百左右。
经过现场勘察,目前这个项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缺氧池中填料填充率为40%,填料填充率不够.
2.由于硝化作用导致好氧池池内PH较低,反硝化效果不佳导致系统中.
碱度无法自我满足,需额外投加.
3.系统中污泥沉降性较好,不需要在二沉池投加PAC、PAM.
4.进水浓度较高,出水要求达到一级B标准,总停留时间不够,目前水量可以满足.
5.消化液回流比例不够.
项目工艺情况:沼气罐→初沉池→缺氧池→好氧池→二级缺氧池(沉淀池作用)→二沉池(加PAC、PAM).
我司根据项目现有的工艺和存在的问题,本着让出水水质达标且水质稳定、合理运用微生物菌种、控制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方便的调试原则,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不做大的改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在缺氧池内投加悬浮填料以提升增加缺氧池可能的生物量;
2.在反硝化提供碱度不满足该系统时,需通过投加碱度,控制好氧池PH不低于7,运行系统时,每日检测PH至少两次;
3.将加药系统改至生化系统前端,以降低进水COD浓度,为以后提升水量提供可能性,PAC投加量建议在~ppm,PAM在5~10ppm;
4.消化液回流比控制%,再通过实际运行微调。
甘度
做好菌种做好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