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子非鱼
十月的成都,可谓硕果累累,再次拿下两个第一。
01
含金量超高的第一
10月23日,美国米尔肯研究所发布年度“中国表现城市”报告,成都力压北上广深,登顶榜首。
与成都一起登上Top10的,还有深圳、北京、兰州、郑州、西安、贵阳、长春、武汉、厦门。
据了解,这是成都连续年获得此项殊荣,也是五年内第三次获得此项殊荣。
成都蝉联第一已经够让人意外,兰州位列第四、贵阳位列第七、长春位列第八同样让人诧异。
需要说明的是,中国表现城市的衡量标准,并非单纯的经济指标。
中国表现城市,顾名思义,就是表现的城市,它是米尔肯研究所根据中国所有城市过去一年和五年就业增长率、工资增长率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RP)增长率、三年外国直接投资(FDI)增长率、FDI/GRP比率,以及针对高附加值产业就业情况的区位商数(LQ)9个指标进行综合考量得出的结果。
由于数据存在滞后性,年排名参考的数据皆是年之前的数据。
制图:博闻财经;数据来源:米尔肯研究所
从上表整体来看,该机构主要是以就业、工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等增长速度作为指标,来评判的。这个第一的含金量,可比一般排名要高很多。
兰州排名上升,位列第三位,主要得益于1年就业、工资与3年FDI的增长,三项指标分别位列大城市组别的第1、第1和第2名。
而成都,在他们的评判体系里,这座城市过去几年经济增长、拉动就业、产业升级方面表现均较为突出。
米尔肯研究院指出:
成都再度夺魁,是基于西部大开发20年间取得的战略成果,成都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广泛的高新技术产业布局。其中,由运输设备生产、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发以及消费电子产品构成的多元化创新型产业基础,有效推动了经济发展。
除了这个第一之外,半个月前,成都以人均消费元的战绩,成为年十一长假期间人均消费的城市,同样引来热议。
连夺两个第一,让十月的成都,风光一时无两。
02
凭什么
成都这些年确实风光无限,每年第一财经给出的新一线城市排名,成都均作为领军城市出现在榜首。
另外,这些年成都的经济势头良好,在头部城市中增速始终位于前列。
目前,成都的经济实力位于全国第8,省会城市第2,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在头部城市中位居第2位。
近年来,成都每一项优异排名的战绩背后,其实有两个因素在支撑。
第一,通过审批制度改革等系列改革,全面降低营商成本、降低企业负担、提高办事效率、改善基础设施,全面提升了成都的营商环境。
城市综合表现优秀,背后反映的,其实是地方的高效运转。
最近一些年,成都市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遵照中央的指示,对包括工程审批、行政审批进行了一系列简化,提高了各个部门的办事效率。
今年4月份,成都市就印发了《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简化工业项目审批流程,将权力下放。7月份,再次印发《成都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此背景下,不仅节省了人力成本,降度易成本,还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打造营商环境。年1月,成都市已经明确提出,年将成为成都“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年”。
除了审批制度改革外,在降低营商成本与企业负担方面,成都在同级别城市中,也是佼佼者。
成都的租金成本在同类型城市中有优势,为成都营造了相较于同级别城市更低营商成本的环境。最关键的是,在影响营商环境的另一个指标上——交通——成都同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目前,成都轨道交通总里程为公里。
8月份,成都轨交第四期规划获批,成为继深圳、武汉之后,全国第三个轨交第四期规划被批复的城市。
按照这份规划,按照进度,五年后的成都市将形成总长约公里的轨道交通网络,比现在排在位的北京,还要多几十公里。
此外,今明两年,成都还将上演一波地铁集中交付期,新增.52公里里程,直接将成都送上全国地铁运营里程Top4。
制图:博闻财经
相对优势的租金成本与轨道交通,为成都的营商环境奠定了优势。其结果是,成都成为西部零售第一城与西部首店经济第一城,综合营商环境仅次于北上深。
数据显示,成都拥有非常强大的“首店经济”吸引力,一季度,成都每周都有5家“首店”落户。
6月初,华为荣耀品牌旗下的全球自营概念店“荣耀Life”在成都开业,成为年又一家在当地开业的“全球首店”。
根据成都零售商协会的数据,年上半年,成都进驻各类首店家,已超过年全年首店数据,首店品牌持续发力。其中全球首店2家,全国首店27家,西部首店14家,西南首店37家,成都首店家。
此外,零售方面,第一太平戴维斯根据顶奢、轻奢、快餐、咖啡、大众服饰、高阶服饰、美妆及大型零售店得出的综合结果显示,成都零售指数位列全国第四,二线城市第一。
截图:第一太平戴维斯
营商环境吸引了更多企业前来,企业则吸引了更多人才前来,成都已经成为大学生最青睐的就业城市之一,在二线城市中,基本形成了东去杭州,西去成都的格局。
带动就业,增加收入,这不正是米尔肯研究院评判中国表现城市的标准之一吗?它的另一个标准,是产业升级,也是接下来本号要说的成都表现优异背后的个支撑。
,产业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兴战略产业、现代服务业的提升。
最近几年,成都在产业升级上,也是下了苦功夫。
成都地处西南,是当年三线建设的重要城市,这造就了成都强大的工业底子,目前成都工业实力位居全国第6位,仅次于深圳、上海、苏州、天津、重庆。
年,工业增加值,成都以.75亿元,位列第六位。
这几年,成都在继续做强做大电子、医药、汽车制造等传统优势产业的同时,也在加快发展适应时代的高新技术产业、金融、物流业、临空经济产业。
高新技术产业方面,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14.3%;技术合同成交额.60亿元,同比增长37.6%,在高科技产业转化落地上,成都增长速度十分亮眼。
金融产业方面,成都已经超越重庆,成为西部金融中心。主要体现,便是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也即资金总量。目前成都的资金总量位列全国第6位。
制图:博闻财经;数据:各城市统计局
物流业方面,成都去年增加的3家独角兽企业,就有两家属于物流行业,分别是准时达和驹马物流,估值分别高达亿元、70亿元。
所谓独角兽企业,就是估值在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年成都还只有1家,年增至4家。
胡润研究院近日发布的全球独角兽榜单中,成都与香港一起,并列位居世界城市第18位,国内城市第7位。
过去一年独角兽企业增量则与北京、深圳一起处在位。
临空经济产业方面,目前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已经位居国内第四,仅次于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白云机场。
依托此优势,成都已经被批复为临空经济示范区。数据显示,年双流全区产业总规模突破亿元,航空核心产业产值迈入千亿级产业行列。
在国家政策支持下,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将在年投入运营,到那时成都将成为中国内地第三个拥有双机场的城市(另外两个是上海、北京),个拥有双4F级机场的城市(另一个是北京)。
鉴于此,成都已开启了东进战略,在龙泉山脉东边,划出了四城一园,依托天府国际机场以及龙泉山东边辽阔的天地,全力推进适应新时代物流、临空产业、智能制造、节能环保、信息终端设备、数字经济等优势产业。
产业升级,成为成都经济的新动能,推动这座国家中心城市向前奔跑,这大概就是成都能够登顶“中国表现城市”的原因。
03
西南需要大成都
成都能有如此表现,是多方面希望看到的结果,因为成都的强大,符合西南地区和国家的战略需要。
作为西南地区的头部城市,成都与重庆,同样被寄予厚望,带动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成都与重庆越强大,带动能力就越充足。
说到这,估计又有人要揶揄成都省。殊不知,没有一个强大的成都,四川何以挡住加速流向中东部的人口?遑论与重庆一起带动西南发展。
有了成都这个西南闪耀的明星,不但可以留住四川的人口,还可以反吸中东部的人才,成都目前是大学毕业生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就是力证。
智联招聘网站数据显示,应届毕业生期望就业地比例的依旧是生活成本相对一线低、经济活力十足的新一线城市,成都、杭州、武汉。
再者,西南地区强大,对于中国来说,特别重要。想想抗日战争期间,大后方的西南为抗战作出的贡献,就知道了。
如今虽然是和平年代,但需要居安思危。西南地区需要等到长足发展,要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存在。
正因此,中央对于成都、重庆的支持可谓不遗余力,给了两座城市国家中心城市头衔,给了新区,给了“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了西部陆海新通道。
本号大胆预测,用不了多久,成渝城市群应该也会上升为国家战略,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国家战略一起,成为撑起中国东南西北的四个脚。
成都,还有更高光的时刻在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