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物流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聚焦回顾绥滨农场有限公司第一届一次职
TUhjnbcbe - 2025/2/18 18:44:00
治白癜风用什么药 https://m.39.net/disease/a_5629059.html

展望

绥滨农场有限公司第一届一次职工代表大会

阔步,我们苦干实干,奋力赶超谱新篇。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回顾了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史,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角,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行动指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深刻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充分认清农场有限公司在改革发展中的发展机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亟待挖掘的发展潜力,抢抓机遇、扬长避短。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把垦区改革发展纳入到全省大局的整体部署,明确了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这既是新时期北大荒的新定位,也是北大荒的新使命,更是北大荒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站位、凝聚共识,积极谋划,尽快使农场有限公司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01

年工作的总体思路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回顾了我们党走过的百年光辉历史,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冲锋号角,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向着个百年奋斗目标前进提供了行动指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要深刻把握所处的历史方位,充分认清农场有限公司在改革发展中的发展机遇、得天独厚的发展优势和亟待挖掘的发展潜力,抢抓机遇、扬长避短。省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把垦区改革发展纳入到全省大局的整体部署,明确了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建设工程的主要任务,这既是新时期北大荒的新定位,也是北大荒的新使命,更是北大荒发展的新机遇。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站位、凝聚共识,积极谋划,尽快使农场有限公司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02

年主要预期目标

企业营业收入6.82亿元,利润万元,企业增加值7.5亿元,土地外增收万元,资产负债率43%,“六项费用”总支出万元。

(一)深化国企改革、完善体制机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内生动力

一是不断推进运行机制改革。聚焦重点、强化担当,全力推动国企改革任务落实落地。围绕“双控一服务”“三库一中心”发展战略,做强“大基地”,积极推进“数字农服”。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夯实制度基础,提高制度执行力,开展对标企业管理提升行动。持续完善企业内控制度和流程,及时补充缺漏制度,适时修订不利于风险防范的制度和不符合实际操作的工作流程,确保内控制度全覆盖、工作效率化。

二是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优化内部机构设置,科学界定部门职能,严格落实管理人员和领导编制指数,减少各级管理人员,减轻企业负担。全面推进领导班子和各级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继续执行岗位考核与业务专项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强化考核力度,真正实现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薪酬能增能减,充分激发全体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加快推进创新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合理确定经营规模,水田适度规模经营以亩左右为一联户家庭农场,联合承包农场有限公司土地,共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共成立联户家庭农场个。旱田以亩左右为一联户家庭农场,共成立3个。农场有限公司计划统营旱田0亩,实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39%,逐步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向纵深发展。

(二)发展高效农业、加强基地建设,为企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把农业生产作为企业发展的“压舱石”,通过深入贯彻集团“”任务体系,全面夯实基础,提升示范引领水平,推广社会化服务,实现农业质量效益与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

一是持续夯实农业基础。调优“三大作物”种植结构,落实作物种植面积55万亩,粮食产量力争达到33万吨。夯实农业基础,计划投资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3.2万亩;投资万元,更新农机具台(套)。深入实施黑土保护工程,落实农业“三减”39万亩、水稻侧深施肥17万亩、粪肥还田0.6万亩,落实水稻全面积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和绿色认证,落实高粱有机认证亩,坚持用养结合、综合施策,确保黑土地不减少、不退化。提升“四区两带”建设标准,打造公司级水田新技术应用示范点20个、旱田新技术应用示范点2个,形成连点成线、辐射连片的科技示范新格局。

二是深入实施“六个替代”。推动规模格田替代一般格田,计划投资万元,推进示范带格田改造,通过示范带动,完成格田改造10万亩。推动保护性耕作替代传统翻耕,计划通过引进旱田免耕设备、推广水田旱平免搅浆技术等措施,实现保护性耕作面积达到总播种面积的5%。推进智能化替代机械化,完成投资万元的无人农场申报工作;计划投入补贴资金12万元,加快智能农机更新速度,推广智能化应用面积13万亩。推动绿色农药替代传统化学农药,绿色农药施用率达到60%。推动有机肥替代化肥,落实有机肥示范面积2万亩,认证有机水稻0.4万亩。推动地表水替代地下水,成立灌区服务中心加强地表水使用管理,进一步发挥引黑灌溉工程优势,确保能用则用、应用尽用,完成地表水置换地下水任务。

三是大力推广区域农服。预付万元统供“三大肥”,实现化肥集团化运营率%,努力降低生产成本。积极对接垦丰种业,提升服务质量,丰富种子品种,提供优质价廉的品种,实现集团化运营率95%以上的目标。组织各类农业技术专业人才、农机大户成立农业服务协会,为农户提供更多、更实惠的服务。不断拓展测土配方施肥、植保气象、智慧农业实时监测、农机代耕等有偿服务。积极推进垦地融合发展,加大与南泥湾和绥滨县合作力度,辐射带动域外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四是稳步推进林业、畜牧发展。投资万元,完成亩国土绿化美丽乡村项目的栽植和管护工作。计划农田防护林采伐更新立方米,更新造林亩,补植补造亩。持续做好森林防火和管护工作,严厉打击违法占地、毁林开垦、取土等行为。推进现代化养猪场模式,建设无人操作,恒温、恒湿保育猪舍平方米。开展绿色种养循环面积0亩的农业试点建设项目,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超过95%。继续做好畜禽免疫工作,确保畜禽免疫率%,全年无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三)补齐产业短板、提高营销能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增收渠道

把产业营销作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通过发挥耕地资源、旅游景区和优质农产品基地优势,补齐营销能力不强、产品影响力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的短板,实现产业链条充分延伸、企业收益不断增加的目标,走出多元化经营发展之路。

一是丰富合作经营模式。借助分公司与八一农大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努力培育营销和电商方面人才,壮大营销人才队伍。加快推进20万吨粮食仓储分库建设工作,快速提高粮食仓储能力,主动对接宝泉岭收储有限公司、北大荒米业等集团内部企业,积极争取合作订单,加快协同发展,完成16万吨的粮食统营任务。采取借船出海、合资合作等模式加大特色农产品营销力度,加快推进与上海欧游集团“域外产业公司+域内产业基地”的合作,拓展大米产品销售渠道,提高龙门福地产品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二是加大资源资产创收力度。抓好耕地资源经营增收,对土地承包费适度调整,合理确定农场有限公司与家庭农场之间的收益分配比例。对农场有限公司现有的田间防风林带及过熟林经行全面清查,结合实际做好采伐规划和设计,积极争取采伐指标,增加林业资源收入。认真盘点水池、水塘、土坝等各类资源和公司闲置资产,通过公开竞价等形式承包租赁。加大废弃地开发力度,推动与清洁能源相关公司的合作,加快推进光伏项目的落实。

三是促进三产融合发展。以申报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为契机,找准现代化农业与乡村旅游的结合点,培育农商文旅新业态。整合现代农业示范带、龙之府生态园、寒带植物园、龙门福地酒文化体验馆、龙江第一渠等景点,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依托龙泽苑“颐养中心”和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发展候鸟式休闲康养产业。依托“开耕节”“提水节”等民俗节庆活动,带动产品销售,增强旅游产业拉动力,促进农商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打造“特色农场”,为宝泉岭分公司承办集团届文化旅游节助力。

(四)提升管理水平、强化风险防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把强化管理作为企业发展的“调节尺”,通过严格执行全面预算、强化风险防控和工程项目管理,实现费用支出进一步压缩,企业效益进一步增加,运行风险进一步下降。

一是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围绕企业效益和生产经营,紧盯营业收入、利润、资产负债率、应收款清收、土地外增收等关键指标,科学谋划全年预算资金盘子。严格控制非生产经营性支出和“六项费用”支出,落实“一事一批”制度。进一步压缩办社会支出,要积极与属地进行沟通,加快推进社区管理、“三供两治一业”等社会职能移交进程,在资金投入上坚持“民生必保、公益有度、支持”的原则,在保障运转的前提下尽量节约成本和开支,努力减轻企业负担。严格落实预算管理负面清单制度,列入负面清单的投资和基本建设项目一律禁止。

二是强化经营风险管控。尽快清理不良参股企业,加强对外投资管理,维护企业利益。在对外合作经营活动中,做好对方企业的尽职调查,科学分析预判、强化有效监督,规避经营中的资金、法律、税务、金融等各类风险,落实好法律顾问制度,确保经营活动依法依规有序开展。持续加大应收款清收力度,采取行政和法律等多种手段开展清欠工作,确保完成清欠任务。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强化审计结果运用,加强审计整改。

三是严格工程项目监管。全力抓好高标准农田、产粮大县和自筹资金建设项目的推进,确保早开工、早建成、早达效。抓实项目前期和项目实施全过程管理,严格工程项目造价管理,开展工程项目招标控制价和工程结算价审核工作,节约投资成本。规范审批程序,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与职工代表巡视的作用,加大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资金使用、程序手续的督查审查力度。

(五)增进民生福祉、把握民心所向,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汇聚磅礴力量

把社会事业作为企业发展的“稳定器”,通过争取政策红利,履行国企担当,持续做好疫情防控、环境保护以及各类民生工作,实现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稳步提升。

一是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及时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加强自然灾害预防预警建设,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增强安全生产意识。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的组织领导,压紧压实各级责任,严格落实监测预警机制,建立健全重要场所全覆盖的监督机制。紧密

1
查看完整版本: 聚焦回顾绥滨农场有限公司第一届一次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