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机场物流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民航局通报6个飞沪航班46例确诊,实施熔
TUhjnbcbe - 2024/4/18 19:03:00

年1月14日0—24时,通过口岸联防联控机制,上海报告43例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治愈出院8例,其中来自美国2例,来自英国2例,来自加拿大2例,来自阿联酋1例,来自坦桑尼亚1例。

(上下滑动查看详情↓)

病例1为印度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年1月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为中国籍,在加纳工作,自加纳出发,经荷兰转机,于年1月4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自美国出发,于年1月6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病例5均为美国籍,病例4在美国工作,病例5在美国探亲,病例4、病例5自美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年1月8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6为美国籍,在美国探亲,自美国出发,于年1月9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7为法国籍,在法国探亲,病例8为中国籍,在法国留学,病例7、病例8自法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年1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9为中国籍,在英国留学,自英国出发,经瑞士转机,于年1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10为中国籍,在芬兰留学,自芬兰出发,于年1月1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11为加拿大籍,病例12—病例15均为中国籍,病例11、病例12在美国工作,病例13—病例15在美国留学,病例11—病例15自美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年1月1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16—病例21均为中国籍,病例16在危地马拉工作,自危地马拉出发,经哥斯达黎加、德国转机,病例17—病例19在尼日利亚工作,自尼日利亚出发,经德国转机,病例20在英国留学,自英国出发,经德国转机,病例21在乌兹别克斯坦工作,自乌兹别克斯坦出发,经德国转机,病例16—病例21乘坐同一航班,于年1月1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2为中国籍,在美国工作,自美国出发,于年12月30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3为中国籍,在加拿大留学,自加拿大出发,于年12月31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解除隔离前出现症状,即送指定医疗机构隔离排查。经专家组会诊,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24—病例29均为中国籍,病例24、病例25在美国工作,病例26、病例27在美国探亲,病例28、病例29在美国留学,病例24—病例29自美国出发,乘坐同一航班,于年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0为中国籍,在墨西哥工作,自墨西哥出发,经荷兰转机,于年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1—病例38均为中国籍,病例31在德国工作,自德国出发,病例32—病例34在德国留学,自德国出发,病例35在牙买加工作,自牙买加出发,经德国转机,病例36—病例38在尼日利亚工作,自尼日利亚出发,经德国转机,病例31—病例38乘坐同一航班,于年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39为中国籍,在澳大利亚生活,自澳大利亚出发,于年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0—病例42均为中国籍,在英国工作,自英国出发,经丹麦转机,乘坐同一航班,于年1月12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入关后即被集中隔离观察,其间出现症状。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病例43为中国籍,在美国留学,自美国出发,于年1月13日抵达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因有症状,入关后即被送至指定医疗机构隔离留观。综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结果等,诊断为确诊病例。

43例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已转至定点医疗机构救治,已追踪同航班密切接触者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观察。

年1月14日0—24时,无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截至年1月14日24时,累计境外输入性确诊病例例,出院例,在院治疗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9例。

截至年1月14日24时,累计本土确诊病例例,治愈出院例,在院治疗2例,死亡7例。现有待排查的疑似病例0例。

截至年1月14日24时,尚在医学观察中的无症状感染者26例,其中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例。

民航局对这六个飞上海的航班

实施熔断措施

民航局通报——

1月4日美国航空AA航班(达拉斯至上海)确诊新冠肺炎旅客7例

1月4日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H航班(法兰克福至上海)确诊新冠肺炎旅客8例

1月5日入境的东航MU(法兰克福至上海)确诊新冠肺炎旅客7例

1月5日入境的加拿大航空公司AC航班(温哥华至上海)确诊新冠肺炎旅客5例

1月5日入境的美国达美航空公司DL航班(底特律至上海)确诊新冠肺炎旅客9例

1月10日入境的东航MU(巴黎至上海)确诊新冠肺炎旅客10例

根据《民航局关于国际定期客运航班熔断措施调整试行的通知》(民航函〔〕号)规定,现对上述航班实施熔断措施。具体如下——

■自1月24日起,暂停美国航空AA(周二入境)航班运行2班。

■自1月24日起,暂停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H(周二入境)航班运行2班。

■自1月24日起,暂停东航MU航班运行2班。

■自2月14日起,继续暂停加拿大航空公司AC航班(周三入境)运行2班。

■自1月24日起,暂停美国达美航空公司DL航班(周三入境)运行2班。

■自2月7日起,继续暂停东航MU航班运行4班。

熔断的航班量均不得用于其他航线。上述航空公司要做好后续航班旅客安抚和机票退改等服务工作。

看奶茶店监控判密接:

进店口罩戴着,出店怎么不见了?

1月13日

召开的上海第场

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

宣布新增2例确诊病例和3例无症状感染者

某奶茶店成为焦点

疫情发生后,上海的防疫部门迅速启动,落实对密接、次密接和风险人群的管控。仍有不少网友好奇,奶茶店是一家连锁店,而顾客人来人往,如何判定密接和次密呢?为何这次管控人群这么多呢?

“有人买了一杯奶茶,就被判定密接了;有人觉得店里太热,摘下了口罩;还有人进店明明口罩戴好好的,出店时口罩不知去向!”参与流调工作的一名防疫工作人员小陈告诉记者,和同事一起看了数小时的监控画面来进行研判,眼睛紧紧盯着阳性人员和顾客之间发生了什么。她发现,尽管很多人都有戴口罩的习惯,但经常有人“戴了个寂寞”,最后突然“掉链子”,增加了密接的数量,是令人惋惜甚至生气的。

△年1月13日,上海新增一处中风险地区愚园路号

小陈告诉记者,在监控画面中,她发现有两位结伴前去买饮料的顾客。点完单两个人还避开人群,走到了角落里去等候。本来想着把这两人判为高筛的,谁料剧情突然“反转”,其中一人可能嫌店内较热而摘下了口罩,还前去取餐了,又和阳性人员聊了几句。“看到这里,只能判密接了。”小陈说,“类似的情况还不少。想到多了一个密接,就要拍大腿,真恨不得时光倒退,再帮顾客把口罩戴上,可惜来不及了。”

小陈坦言,看监控发现,其实大多数人还是有戴口罩意识的,防护习惯较好,但总是人阴差阳错输在细节上。比如,两位顾客在店里是有口罩的,点完单出去溜达了一圈,再回来取奶茶,口罩神奇般地“消失”了!还有人拿到奶茶后突然拉下口罩,插上吸管直接喝了两口……

每多判定一个密接,就会多N个次密接,和一堆风险管控人群,对于防疫部门来说,工作量是成几何倍增长的。因此,小陈表示,戴口罩不是应付,不规范戴等于没戴。在商场点单、购物等都要规范戴好口罩,不要有任何侥幸心理。比如点单时,要和陌生人保持社交距离、推荐无接触扫码点单,等候期间也不要摘下口罩,尽量不要堂食。此外,在公共场所的电梯里也千万不要“裸奔”,务必戴好口罩。尽管看起来似乎“麻烦”了一些,却是为自己、为他人省去了更大的麻烦。

当然,判密接是一门技术活,不仅仅是看有没有戴口罩,还取决于和阳性人员的距离、交流的时间等。小陈谈到,假如阳性人员没有戴好口罩,有人上前讲话,距离比较近,都会判为密接。而她在最近的工作中也发现,很多外卖小哥的口罩佩戴也不是很规范,就让流调人员更加“心惊肉跳”。

小陈说,外卖人员属于特殊人群,他们的防护工作应当更加细致。“一些外卖小哥口罩挂在下巴上,鼻孔露在外面,起不到任何防护作用。如果进店铺拿了东西就走全程不交流那还好;但很多时候,餐食没做好,他们还会跟店员、同行聊上几句,风险就增大了。”小陈表示,外卖人员接触的店铺多、人员多,除了做好防护外,还推荐无接触配送。因为开门收外卖还戴口罩的人是很少的,所以可以和外卖人员电话联系,放在指定位置。

昨天(14日)中午

霓裳茶舞奶茶店在其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航局通报6个飞沪航班46例确诊,实施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