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何凤芹在山东绿禾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种植基地,个瓜果、蔬菜种植大棚矗立田间,大棚内一年四季总有瓜果挂满枝头。“当时村里只有一条两米宽的小路通镇上。”想起20多年前,51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庆涛感慨万分,“甄庄村不靠山、不靠水,能靠的只有土地。要想实现集体致富,得从引进技术先进、收益更高的设施农业作为村集体经济项目入手。”年,张庆涛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充分发挥甄庄村地理区位、蔬菜种植等优势,带领村党支部领办专业合作社,农民用流转出来的土地入股、村集体以资产入股。为让大家看到他是“动真格的”,他还自掏腰包建起50多个大棚,又自筹资金成立农业开发公司。在他的带动下,村里陆续建起座食用菌标准化大棚、28座育苗温室、3座智能连栋育苗温室、座高标准蔬菜大棚。一个集种植、育苗、采摘、旅游、科研环节于一体的农业基地数年间迅速在甄庄村崛起。“原来建高规模大棚的时候我也有些犹豫,害怕资金供不上。但是近年来,税务部门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发展,为我们推荐种植产品,为滞销蔬菜查询需求信息、拓展销路,联系银行办理贷款。现在,资金充裕了,蔬菜销路打开了,农户收入也大幅提高了。”公司法定代表人武有格表示,国家税务总局郓城县税务局大力宣传落实助力乡村振兴的税收优惠政策,今年以来,公司累计享受税收优惠近10万元,增强了群众增收的信心。据了解,目前,甄庄村瓜果、蔬菜种植大棚发展到个;食用菌种植大棚80个;养猪场一处,年出栏量超过一万头;酱菜腌制厂一处;休闲观光采摘园余亩;保鲜库5座,烘干房2间……现代农业成为村民增收的“利器”,村集体经济从无达到现在的20余万元。在南赵楼镇甄庄村,蔬菜、食用菌被烹饪成美味佳肴,而在张鲁集镇三合村,辣椒长势喜人,李集镇刘浩村的葡萄也挂满了枝头……近年来,在党建引领下,乘着“税务春风”,郓城县蹚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特色路子。